一、处理工艺流程 废水首先经过格栅处理,除掉鱼渣、包装带等较大的悬浮物,以保证后续处理的稳定运行及提升泵的运转;出水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,调节废水的水质水量,避免对后续生化处理造成较大的负荷变化,保证生化处理正常运行;均质均量后,泵入絮凝反应池,充分反应后的废水流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,去除大部分SS和部分COD、氨氮,污泥接至污泥池,上清液顺序流入兼氧池和接触氧化池,在兼氧池*分子**物被兼氧菌水解为易降解的小分子**物,降低了废水中的**物浓度,并提高可生化性;接触氧化池内的好氧菌不断摄取废水中的**物作为营养加以吸收,通过代谢反应,小分子和溶解性**物被降解,一部分被氧化为终产物CO2和H2O,另一部分转化为新的**体使细胞增殖。废水随后进入MBR系统,由于膜的分离作用,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沉淀池,能够稳定获得的出水水质。 二、污水特点 海产品加工可分为两大类:①渔获物处理,即将新捕获的鱼类、贝类、藻类等新鲜品经清洗、挑选、除去不需要的部位等处理,制成干鲜品、冷冻品及水产罐头等;②二次加工,即将以上制品根据需要进行精制,制成鱼肉松、烤鱼片等炼制品、调味品等。海产品加工主要过程可分为原料处理、中间产品加工与成型产品加工三个部分。其中,原料处理段用水量大,达到50%,所排废水污染物浓度较低,COD一般为500~800mg/L;中间产品加工段用水量略少,约占总用水量的30%,但所排废水污染物浓度,COD平均达2000mg/L左右;成型产品加工段用水量只占总用水量的20%,同时所排废水污染物浓度也较低,平均为200~400mg/L。海产品加工废水的**物浓度高、色度高、可生化性较好,原水中含有大量油脂、游离性蛋白质及盐分。 三、A/O结合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海产品加工废水循环式活性污泥系统(CASS),是间歇式好氧活性污泥反应器(SBR)工艺的一种更新变型。与传统的SBR反应器不同,CASS反应池的前端设有小容积的生物选择区,通常在缺氧一厌氧条件下运行,进入CASS反应池的废水和从主反应区内回流的活性污泥在选择区混和接触,对难降解**物起到了良好的水解作用,还可发生显著的反硝化作用。设置选择区的目的是使系统选择出絮凝细菌,克服污泥膨胀。工艺根据微生物的实际增殖情况自动排除剩余污泥量,处理出水通过移动式滗水器排出系统。整个系统以推流方式运行,而各反应区则以混合的方式运行以实现同步硝化一反硝化功能。CASS工艺运行过程的一个周期由充水一曝气、充水一泥水分离、上清液滗除和充水一闲置等四个阶段组成 ,具有系统组成简单、投资低、运行灵活、可靠性好、无污泥膨胀等优点,尤其是还具有优越的脱氮除磷效果。采用两段A/O结合CASS工艺,系统对COD的平均去除率达96.5% ,出水COD、氨氮、SS均达标,此工艺处理海产品加工废水的脱氮效果和抗负荷冲击能力好,运行稳定可靠。